查看原文
其他

mRNA疫苗有望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诺奖只是时间问题?

马开利,李琦涵等 科技导报 2022-04-20


当地时间9月24日,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公布了2021年获奖人名单,其中临床医学奖授予为新冠mRNA疫苗问世做出突出贡献的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此外,2位科学家还获得了科学突破奖等众多科学大奖。

mRNA疫苗技术也是今年诺贝尔奖的最大热门,尽管今年并未获奖,但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且对今后的医疗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

mRNA疫苗怎样在体内发挥作用它的安全性如何?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

mRNA疫苗是一种通用度高构建快有效性高以及易于规模化生产的全新疫苗技术。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mR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寨卡埃博拉HIV的免疫反应,针对癌症患者的研究亦表明,机体能对mRNA疫苗产生CD4+T和CD8+T细胞应答。

癌症患者可对mRNA疫苗产生

CD4+ T 和CD8+ T 细胞应答 来源:Science

而用于预防的mRNA新冠疫苗BNY162和MRNA-1273也表现出现了优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mRNA疫苗的免疫学特性

使用抗原编码mRNA的关键优势之一是可以唤起MHC-Ⅰ递呈并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

mRNA可以在细胞质中瞬时表达和积聚抗原,这些抗原可以被高效地加工成多肽并装载在MHC-Ⅰ类通路中。因此,胞浆中存在少量的mRNA就可以确保广泛的抗原被递呈到CTL。

MHC-Ⅱ类通路也可以使用mRNA作为抗原的来源,如mRNA表达的蛋白分泌和循环后,或直接将抗原从细胞质穿梭到溶酶体,也可以在mRNA结构设计中定向溶酶体靶向序列。

在mRNA结构设计中加入溶酶体靶向序列图解

来源:Molecular Therapy

21世纪初,mRNA传递被证明可触发树突状细胞(DCs)的抗病毒激活状态,可能与核内体的清道夫受体7(TLR7)和TLR8识别单链RNA有关。

通过形成RNA二级结构或在IVT mRNA生成过程中引入双链(ds)RNA片段污染物,免疫激活可通过核内体的TLR3途径激发;除了TLRs,dsRNA还被证明可以激活胞质RNA传感器视黄酸诱导基因(RIG-Ⅰ)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

mRNA分子结合这些危险信号传感器后将通过特定的适配分子(例如TLR7/8的MyD88分子和TLRS的TRIF)导致信号分子下调,最终将导致Ⅰ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因子(例如IL-6和TNF-α)产生。

相反,Ⅰ型干扰素结合自分泌和旁分泌受体,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该通路调节了数百种参与抗病毒免疫蛋白的基因表达。

翻译后修饰对干扰素信号的调控

来源:Journal of Autoimmunity

这些信号通路协调不同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激活和促进,也被称为mRNA的“自佐剂效应”。





mRNA疫苗的分子设计原理


体外转录mRNA的基本结构与真核mRNA非常相似,包括:一个蛋白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两侧的5’和3’非翻译区、5’末端的7-甲基鸟苷帽子结构、3’端100-250bp的poly(A)尾巴。

非编码结构特征在mRNA的药理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单独优化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免疫原性


mRNA中核苷酸类似物的设计

研究发现,在体外转录的mRNA中用假尿苷替代鸟苷可以降低2'-5'-寡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后者可通过RNaseL酶调节mRNA的切割,同时与mRNA翻译过程抑制相关的蛋白激酶R活性降低

在实际治疗应用中,Kormann等证明,相比于未修饰的mRNA相比,核苷修饰后mRNA编码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给药两周后水平升高了5倍

核苷修饰后mRNA编码的EPO变化

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使用核苷类似物合成转录产物的大部分TLR都不再被激活,mRNA翻译效率增加的同时免疫原性降低稳定性升高的同时免疫原性降低


5'UTRs和3'UTRs的设计

除了加入修饰的核苷酸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mRNA的翻译能力稳定性

通过优化mRNA的ORF和UTR序列,如丰富GC含量,选择长寿mRNA分子的UTR,均可强化mRNA的表达。

设计5'UTRs

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已有研究表明,5'UTR区域短而松散的结构可能有利于核糖体结合起始编码复合物的形成。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几个新的3'UTR序列,与人类β-珠蛋白3'UTR的基准相比,这些序列可以诱导产生大约3倍的蛋白,并且诱导了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Cap结构和Poly(A)尾的设计

mRNA的Cap结构与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其通过与真核翻译起始的复合因子eIF4E结合从而调节mRNA翻译效率。

加帽后mRNA 5'端缺失末端游离磷酸基团,对碱性磷酸酶很稳定,且帽子结构能够封闭磷酸酯键上游离的2'OH基团,从而对部分RNA酶(T2、T1、A)很稳定。

抗反转帽(ARCA)修饰可以确保5'末端的正确定位,产生几乎完整的mRNA片段,从而有效地结合核糖体。

其他Cap修饰,如硫代磷酸cap类似物,可进一步提高与起始因子eIF4E的亲和力,并增加对RNA脱帽复合物的抗性

酶加帽法(一种传统加Cap的方法)

来源:PNAS

3'端Poly(A)尾是除了5'端Cap结构外对mRNA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结构,mRNA的降解大多数是从Poly(A)尾端开始的,先将Poly(A)尾结构经脱腺苷化作用缩短为寡A尾巴,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导致5'帽子结构被除去,从而被核糖核酸外切酶降解。

mRNA的Poly(A)尾的伸长与表达持续时间相关,3'UTR的特异性修饰可通过影响脱腺苷率而减缓Poly(A)尾的衰变。

据报道,Poly(A)尾长度的增加可能提高形成多聚体的几率,最适宜的Poly(A)尾长度位于120-150 bp之间。





mRNA疫苗的递送系统


mRNA疫苗原位靶向抗原提呈细胞(APCs)有许多点,但想要将mRNA成功地输送到靶细胞,还有不少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障碍需要克服。

尽管裸mRNA疫苗能够成功表达,但基于mRNA的纳米载体的也开始了研究,原因在于载体内的mRNA能更好地抵御酶的降解,使新的递送途径(如静脉注射)成为可能。

脂质纳米颗粒(LNPs)是目前最先进的递送系统,最初在siRNA的传递中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在最新的新冠疫苗大规模临床试验中,LNPs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效果。

mRNA递送系统图示

来源:Biomaterials Science

经mRNA递送测试的脂质配方通常由阳离子/离子化脂质和其他“辅助”脂质组成,如磷脂、胆固醇和/或聚乙二醇脂质。

阳离子类脂类一般用于负电荷mRNA分子的静电络合,辅助脂质因为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可能会影响复杂的mRNA LNPs的结构排列,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促进mRNA(LNPs)的细胞内摄取胞质进入

影响整体转染效率的关键困难之一是被吞没的mRNA LNPs的核内体降解,mRNA的核内体释放背后的机制被认为依赖于LNPs的质子化(“电离”)脂质和核内体膜的阴离子磷脂的混合步骤。

这些脂质之间的离子对的形成会引发膜融合膜失稳,反过来增强了mRNA分子从核内体的逃逸。

另一种mRNA LNPs的产生策略是乙醇稀释,这是一种适合于制备技术上更先进的含电离性脂质LNP体系的方法。

乙醇稀释策略

来源:PNAS

将单个脂质溶解在乙醇中,然后在酸性缓冲液中与mRNA快速混合。

通过稀释乙醇相,脂质进行缩合过程,形成LNPs的同时有效地包裹mRNA

在随后的渗析步骤进行中和缓冲液,以除去乙醇并中和pH值。

通过调节不同脂质的摩尔比,研究发现了多种具有不同表面特征的mRNA LNPs,且有利于D-Lin-MC3-DMA脂质(pH依赖的电离性脂类)从内核到外表面部分分离的LNP组分与提高转染效率有关。





mRNA疫苗的安全性


mRNA疫苗除了拥有DNA疫苗胞内表达抗原的优点外,还克服了其免疫原性低、可能产生抗载体免疫、宿主DNA整合风险等缺点。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mRNA疫苗的自佐剂效应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性风险

Ⅰ型IFNs参与免疫耐受调节,可促进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T细胞的发育,对免疫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

在以往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受试志愿者自身免疫反应诊断指标高达20%的报道,也出现了与自身免疫病有关的贝尔氏麻痹病例(一种暂时性面瘫)。

这种Ⅰ型IFNs信号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复杂性与mRNA疫苗的设计究竟有何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展展望


可以预见,mRNA疫苗技术将是未来一种十分有潜力和优势的新型疾病治疗方式,并且随着mRNA疫苗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它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已有证据表明,mRNA疫苗的保护效果强于同种病毒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

当前脂质纳米颗粒用于mRNA的局部和全身传递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下一步需要透彻研究的点在于跨越细胞外和细胞内屏障的机制,以此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mRNA的整体转染能力

尽管有自身免疫性面瘫的情况报道,但发生概率极低。

疫苗作为一个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公共安全产品,最重要的属性是及时保护易感人群

在遭遇突发新发传染病时,mRNA疫苗能做到最迅速的反应,从研发到生产的时间过程大大缩短,当mRNA的安全性和有限性指标能满足现有法规监管要求时,会是一种紧急使用的良好选择。

另外,mRNA疫苗大规模用于人体的时间太短,长期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需要得到重视。

本文作者:马开利,张莹,李琦涵

作者简介: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病毒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毒疫苗开发及质量控制。

内容为【科技导报】新媒体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精彩内容回顾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颁给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2位科学家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授予3位复杂系统方向的学者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如何感知温度和压力?

5位战略科学家之问:原始创新从哪里来

面向软体机器人的新型变刚度技术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